脱帽礼来源于冷兵器时代,当时,作战时战士们头戴带的多是铁做的头盔,十分笨重。当战士到了安全地带,首先是把头盔摘下,以减轻沉重的负担。因此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友人家,为表示友好,也以脱盔示意.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脱帽礼。
在欧美国家以及受欧美影响的许多国家,广为流行着脱帽礼。时至今日,行脱帽礼在美国也已经很罕见了,部分的原因是社交礼仪已不那么严格,另有部分原因即人们也不怎么戴帽子了。
在国际交往中,每逢正式场合以及一些社交场合,人们往往会向自己的交往对象行脱帽礼。在东西方国家里,它都较为流行。所谓脱帽礼,是指以摘下本人所戴帽子的方式,来向交往对象致意,行脱帽礼时,是指以摘下本人所戴帽方式,来向交往对象致意。行脱帽礼时,一般有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一是方法有异。行脱帽礼时,戴制服帽者,通常应双手摘下帽子,然后以右手执之,端在身前。 戴便帽者,则既可以手完全摘下帽子,又可以右手微微一抬帽檐代之。不过越是正规之时,越是要求完全彻底地摘下帽子。
二是男女有别。本着“女士优先”的精神,一般准许女士在社交场合内不必摘下帽子,而男士则不享有此项特殊待遇。
三是用途广泛。一般而言,脱帽礼除适用于见面时之外,还适合于其他场合。比如路遇熟人,进入他人居所或办公室,步入娱乐场所,升挂国旗、演奏国歌时等等,都可以施脱帽礼。
本期编辑: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