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什么?危机就是危险的背后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一、事件经过
2001年11月,第九届全运会在广州召开。15日,马俊仁的弟子兰丽新被查出血检超标。16日,九运会组委会公布了这一消息。之后,马俊仁对媒体宣称:兰丽新是吃了安利的一种补钙又补什么的药,所以导致她血液黏稠,血检超标。18日,上海一些主要媒体和华东部分媒体点名或不点名地将这件事报道了出来,约有30 多篇。一时间,"安利的钙镁片含有兴奋剂"这种无稽之谈不胫而走。
就在18日这一天,我接到了许多告诉我这一消息的电话,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安利的产品含有违禁成分--这不可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媒体都将矛头指向安利呢?是偶然事件还是有人存心加害我们呢?我相信,随着我们对这件事的妥善解决,这些谜都会自然而然地解开的。
九运会对安利公司来说,本是宣传企业、提升品牌的一个好机会。当时公司就准备利用全国的体育记者云集广州的难得机遇,召开新闻发布会。预订的新闻发布会召开时间为11月20日,而"钙镁片事件"见诸报端是在18日,仅有两天时间,如果此事处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19日一早,我很早就来到公司,将上海及华东媒体报道的情况向安利(中国)的广州总部和设在北京的公司对外事务总部作了详细汇报。同时,我又和上海各大媒体的有关人员沟通,一方面向他们直接说明这则报道有误,希望暂时不要扩大报道面;一方面力邀他们赴广州参加"纽崔莱支持奥运"的新闻发布会。本来从费用支出的角度考虑,公司只打算邀请在广州参加九运报道的记者参加这一新闻发布会。但当时我想,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是这一事件的重灾区,媒体一定要对事件的真相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发出的正面声音才会响亮。
20日一早,我带着上海8家主要媒体的体育记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飞往广州。当天下午,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有100多家媒体的记者到会。会上,国家体育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许增武郑重宣布:安利公司成为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高级赞助商;纽崔莱营养补充食品成为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专用营养品。接着,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将赞助证书颁发给我们的副总裁颜志荣先生。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运动医学学会主任委员、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委员杨天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安利公司的纽崔莱营养补充食品的产品,我们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都曾经测试过,均未发现违禁成份。它不是药品,而是安全、有效的营养补充食品。"至此,马俊仁不负责任的说法不攻自破。
然而,作为华东区的媒体事务负责人,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为远在上海及华东的我们的营业代表和顾客还在不停地发问:钙镁片是否含有兴奋剂?而且钙镁片的销量在两天之内大幅度滑坡。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我和我的同事趁热打铁,与那些曾经对此事进行负面报道的记者进行了深入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我有机会解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那个谜。据记者们回忆,马俊仁说此番话的时候,正巧是几位华东的记者在场,所以只有华东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北方、南方包括广东的媒体均无动静。原来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而不是什么预谋。
21日,上海《新闻晨报》用大半版的篇幅在头版刊登了题为"老马低级笑话笑煞"的文章。之后,上海和华东的几十家媒体都纷纷刊登澄清文章和有关安利赞助奥运军团的新闻。经历了这场风波,钙镁片以及纽崔莱营养补充食品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安全、可信的印象。事后,一些不知情的朋友问:这是不是你们自己的故意炒作?我回答他们,谁会冒险拿自己的品牌和声誉开玩笑?我们只不过是把危机看作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充分地利用了一番而已。
二、公关 体会
1、公关技巧
每个企业、每个人所遇到的危机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照本宣科,按图索骥,而是要相机行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资源,充分调动所有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正当、合法的方式,及时妥善地解决。拿"钙镁片"这一案例来说,其实我们并没有运用什么公关技巧,而不过是坚持"事实胜于雄辩",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由正确的人做了正确的事情、说了正确的话。
正确的时间
"安利纽崔莱营养动力,全力支持精彩奥运"新闻发布会在九运会期间举行,这正是全国各地的记者们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而利用这一时机澄清错误说法,其影响力比任何时候都显著有效。
正确的地点
新闻发布会是在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利工厂举行的,这里是安利除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的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管理方法。新闻发布会后,我们请与会记者和官员参观了工厂,使他们对安利产品的高品质有了感性认识。这对于随后推出有关纽崔莱产品的正面报道尤其重要。
正确的人
三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体育官员和专家--何振梁、许增武、杨天乐对我们的纽崔莱产品都给与了高度评价。权威专家杨天乐还论述了钙和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以及补钙不会致使血浓度超标的道理。这些都让记者找到了新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