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行业专家 学员风采 在线考试 证书查询 求职信息 人才招聘
专业课程 风尚前沿 礼仪课堂 形象设计 形体训练 论文中心 教学工具 风  尚  圈
  人物排行榜
  资格认证
   礼仪培训师
   形象设计师
   服饰搭配师
   陈列师
   形象顾问
   色彩搭配师
   形象管理师
   广告策划师
   礼仪培训班...
   形体顾问
   发型师
   礼仪主持人
   模特
   包装设计师
   健康营养师
   化妆造型师
  课程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详细信息  

设计随笔:平衡创意的左右脑-谈知识管理与创意管理
信息类别: [公共形象设计-企业CI]  浏览次数:1642次   发布日期: [2007-10-7]

    在一片混沌之中,自然有隐含的秩序。这听来似乎非常东方哲学的道理,其实是物理学上的发现:「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套在设计管理上来说,设计依赖创意,看来似乎混乱而无规则可循,但其实透过知识管理,一样可以为创意产出找到运行的规则。

  利用知识管理,将项目管理中标准化、量化的管理方式套用入设计工作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效率,甚至可以弥补设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有效拉平竞争力。举例来说,浩汉设计在中国大陆有所谓的「项目管理特别小组」,尽管执行项目管理者的同仁,经验或专业能力还不够,但设计师照着项目指示走过流程,一样可以有不错的产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创意产业的知识管理内涵,与生产导向的知识管理可说大不相同。前者的重点在于激发创意能量,提供设计师舞台,在混乱中找出秩序,可是又必须减少行政干扰,给予创意工作者足够的自由度,与激发多元创意的舞台;后者重视的是数据库、系统化、标准化。因此,整个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方向从最初就不同。

  以浩汉设计目前跨足两岸三地设计业者为例,它的知识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可以区分为「创意」、「使用」与「评估」三个面向:
「创意」:让创意成为必然发生的偶然,以获利为依归,提高设计管理的稳定性。
「使用」:开放竞技平台,管理效率与创意活力同步加分。
「评估」:提升专业,平衡创意管理的左右脑。

创意要做到”必然发生的偶发性”

  许多人会质疑,设计创意可以做「知识管理」吗?一般认为,创意是一种偶发的过程,所以没办法管理。事实上,在经营设计公司的初期,我的确经常听到有些设计师会抱怨「今天我没有灵感!」听起来,设计的过程似乎像艺术创作,是没办法管理的。

  对设计师来说,灵感也许可以说是偶发的,但是对一个专业的设计公司来说,如果一个客户希望你下个星期提出5个提案,你绝不能说,「对不起,现在我没有灵感,所以不行。」这样设计公司就无法生存下去了。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我认为设计创意必须是「必然发生的偶然」;设计创意并不能单凭设计者个人的偏好天马行空,而必须在策略指导下进行。所以一个理想中的知识管理平台,必须能够确保每位设计师的产出的「质」「量」。

  知识管理必须与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结合,才能发挥成效。在发展知识管理系统之前,我们先在组织内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标准作业流程(ISO),另外一个是项目管理。

  实际上的做法包括,设定设计师绩效评量指标,并纳入评价机制,利用知识管理平台进行管考。举例来说,如果有某一个设计项目6月1日必须完成,项目经理可以在知识管理平台上找3位设计师,要求他们在设计案截止日(deadline)之前贴出5个设计构想(Proposal),如果设计师在期限前完成,案子就算结束,如果没有完成,则系统就会自动举发。

  集结手上的设计构想之后,项目经理会启动评价机制,邀请资深的设计师、甚至企业外部的客户、专家进来知识管理系统内评价。如果某一个设计构想获得青睐,那么提出构想的设计师就会获得绩效加权,并在薪资奖考上累积。

  公司内部可能有上百个项目在进行,而一个设计师手上可能接下了许多项目。项目参与愈多,产出愈多,或是作品愈受青睐,就是表现得好;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设计师长期表现不佳,那么他的工作表现也会被纪录下来,成为评考的依据。

  这套方法,只规定了在数量上最低的产出,尽量留给设计师自由发挥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创意的成果,应该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到创意组织的获利。如果一个创意大家都说很棒,那么它应该要带给个人或是创意组织直接上的利益。如果一家公司得了很多创意奖项,但最后还是关门,这个创意是有很多问题的。

  如何判定设计师产出的创意贡献度?如何判定设计组织整体的创新成果?显然,获利或产值,便成为判定创新成果的指标。

建立创意竞技舞台,产生良性竞争
 
  但是知识管理平台的功能并不只是考评,如果不想要让数字限制了创意活力,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特性。
 
  创意工作者的特质就是爱现的(show-off),如果一个人并不想要表达自己,我认为这样的人缺乏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的条件。当一个设计师看到别人的设计成果,就会想「我会想要做得比你更好!」或是「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可能!」

  加上,在工业设计领域,表达创意是以可视化的方式来表现的,做模型也好,画图也好…,所以平台可视化的功能要强,要能容许每个设计师将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
 
  因此在发展知识管理平台之初,我们就决定让平台有竞图的功能,任何一位设计师都可以进入项目平台,看到其它参与者的作品,「我能看到你的作品、你也看得到我的作品」;好的设计师只要看到其它
 
【本网整理编辑:admin】【新闻来源:转载】联系电话:01067490691
 
关于我们 | 合作交流 | 有问必答 | 在线咨询 |

中国形象礼仪协会    指导

形象礼仪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www.cn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394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