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设计网----西部美业形象设计管理公司
2006最佳企业公共形象终于亮象了。联想、西门子、伊利、蒙牛、招商银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25家企业登上了最佳企业公共形象的颁奖台。作为本次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和颁奖者,不敢说当选的25家企业一定是众望所归的,也不敢说每一个企业都是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企业。但是,在把奖杯送到招商银行的手里的时候,我至少相信,象招商银行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份荣誉的,当然也是有理由在现有的中国企业中享受这份荣誉的。
“最佳企业公共形象”是由搜狐、国研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组织的一个社会性评价活动。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民间性质的褒奖活动。在一个习惯了官方评价和奖励的社会里,这种活动并不一定会受到青睐。所以,在颁奖现场,我们没有见到拟议邀请的高官,也没有看到光彩夺目的社会名流。不过,这并不有损这一活动的意义及其价值。而且,没有了官方色彩的社会评价,没有了一言九鼎式的权威定夺,也许才是最具有社会公信度的选择与评价。所以,当搜虎等单位倾自身的力量,按照评委根据评比规则在160多家企业中选定的结果,向社会推出这25家获得最佳企业公共形象的企业时,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小视的荣誉。
就企业公共形象进行评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说它复杂就在于,它不象最佳效益、最大贡献、最佳技术创新等事情,有一定的数据可供直接比较和选择。这里的公共形象,更多的是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上所进行的一种描述和考量。在社会责任和道德评价这种形而上的话题里,往往是没有模型或者固定概念的,有的可能是对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赞扬,有的可能是对企业注意公共危机处理的肯定,也有的可能是对企业良好劳资关系的表彰。应该说,在重商主义抬头并肆行的年代里,从企业到社会、从个体到群体,能够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诚信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并成为一种价值体系,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奖中预定的一个奖项--最佳企业员工关系奖--是以空白而告终的。当屏幕上打出空白的结果时,颁奖嘉宾宣读了本项评选空白的原因。我以为,设置这一奖项,是想提醒人们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价值选择。遗憾的是,在现有的评选资料里,或者说在现实的经验性的感受中,似乎还没有一个企业在这个话题上有充分的说服力。看来,以人为本还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