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大师自传体电影《Coco Avant Chanel》片中女主角法国女星Audrey Tautou,该照片是她为英国《VOGUE》专访所拍摄的照片之一,摄影师Paolo Roversi。
对于Audrey Tautou,我的印象更多还停留在《天使艾米丽》中那个落入凡尘的精灵,未曾想几年不见,Tautou也出落成一位深具法式优雅的气质女子,怪不得连Karl Lagerfeld也对她在片中的演绎赞誉有加。这部描写法国时装传奇人物Gabrielle Chanel的自传体电影,时间跨度从她贫苦的儿童时代,到情窦初开的炙热爱情,及为世人所称道的对于时装之道的变革,可以说涵盖了Coco最黄金的一段岁月,言及于此,那个时代的香奈儿女士的真实影像和经典论调想必也是各位时尚拥趸乐见的吧。
“一个女孩必备的两样东西,优雅和美丽。”,凡此种种充满睿智和幽默的警示格言,想必早在儿时,就在深谙风尚之道的父母门的淳淳教诲中代代相传。只是Gabrielle Chanel可以传世的物件,却远不止于此。除了bouclé夹克,BretonT恤,睡衣裤风格,山茶花胸针,还有大名鼎鼎的香奈儿5号。
只是我以为,CHANEL遗存之物,除了那可被涂抹于女孩想被亲吻之处的香奈儿5号,其他离一般民众真的相距甚远;对于一众闪亮LOGO的疯狂追逐,却似乎也成了当下国人潮流与否的极致标尺,但此窃为真正风尚之士所不齿,如若香奈儿女士上天有灵,也定痛感后世之人对其时装理念的亵渎,只是这一切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精妙创意终极无法匹敌某个所谓伟大的名字。而凡此种种,在国内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之一切有拜于媒体们不守操守,对于奢侈品文化和精英阶层顶礼膜拜的狂轰乱炸,曲解后的一众大牌物件,最终也只能沦为“暴发户”和“富二代”们炫耀身段的丑陋标签。
如若要真正理解香奈儿女士“潮流不息,风格永存”的机智警语,记录着她似真似梦一生的黑白画面和极富睿智的时尚思考,想必可让你在一片浮躁声中,独觅醍醐灌顶的三字箴言;而真正可以传世的,并非什么菱格纹和斜纹软呢之流,当是此等浸透于血液和骨髓之中的时尚精神。
——“为了成为不可替代的,她必须总是与众不同。”
摄影师Douglas Kirkland为Mademoiselle Chanel拍摄的照片,时间大概在1960年。
|
|
|